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镇湖豪华定制装饰画订做

镇湖豪华定制装饰画订做 我们且以之观照苏州刺绣,发现苏州刺绣既存在于社会精英、主流文化群体中,依赖于文化典籍的“记忆”活于精神之中,又广泛存在于民间,不依靠文字图像而是以实体的制作活动、民俗传承等延续在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中。吴文化发展史的体现:苏绣历史悠久,且从未中断,而苏绣的发展史就是吴文化的历史发展史。1956年至1958年,在太湖边上的钱山漾东岸南头的百廿亩村出土了距今4700多年的残绢片和丝、麻织品,那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早的丝、麻织品,这被专家认为是苏州刺绣的早实物证据。据汉代刘向《说苑》记载,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在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已经有“绣衣而豹裘者”。 “大传统”主要依赖于国家、民族之典籍记忆,特别是文化经典所构造的记忆,多因想象而存在、延续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蒋钦传》也记载着三国时期吴人“妻妾衣服,悉皆锦绣”,可见1700多年前苏州刺绣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很是可观。之后,苏州刺绣一路发展,据明代张应文所著《清秘藏》一载:“宋人之绣,针线细密,用线仅一二丝,用针如发细者为之,设色精妙,光彩射目。山水分远近之趣,楼阁得深邃之体,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,花鸟极绰约唼喋之姿,佳者较画更胜。”

在苏州地区出现了大量家庭作坊,从事刺绣制作与营销。随着规模不断壮大,各种绣庄也应运而生,出现了有关刺绣的专业坊巷,如“滚绣坊”、“绣线巷”、“绣花弄”等。在制作技艺上,标志着苏绣高度艺术技巧的双面绣开始出现。同时,出现了蔡群秀、沈英、沈立、朱心柏、徐志勤、钱蕙、林抒、赵慧君、沈关关、杨和、金采兰、江缪贞、潘志玉、张元芷、郭桐先等一大批苏绣名家。而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家沈寿,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画技法,首创“仿真绣”,对苏绣技艺的改进、发展、推广、传播,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镇湖豪华定制装饰画订做 用。民国时期,社会动荡,绣业萧条,但在解放后,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刺绣业的大发展。原吴县(今吴中区)的镇湖、藏书、光福、通安、东渚、木渎、胥口等一带乡镇,几乎形成“家家有绣绷、户户有绣娘”的壮观景象。今天刺绣产业和刺绣艺术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。